世界头条:绿了竹林也富了村民 这家毛竹粗加工厂扎根大山十余载

2023-05-24 22:37:31来源:杭州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摊晾竹条。(余建文 摄)

雨过天晴。前天下午,记者走进奉化大堰镇董家村,“哐哐”的毛竹加工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溪谷边的空地上,工人们正抢晴摊晾竹条、竹篾,一人多高的竹条被扎成一株株“小树”形状,沿着山脚整齐排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村中的奉化连山毛竹合作社是宁波现存为数不多的毛竹粗加工企业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家。海碗粗细的大毛竹被砍伐下山,装运到工厂,通过机器简单加工,大毛竹被劈成竹篾,做成竹条或竹丝,再送到宁波、台州、湖州等地的下游协作工厂,制作成竹梳、竹纤维板、竹地板、竹砧板等产品。

大堰是宁波有名的竹乡,拥有近5万亩毛竹山。自2009年办起合作社,鲍品操和妻子伴着莽莽竹海,守着加工厂,走过了10多个年头。鲍品操告诉记者,大公岙这一带竹资源丰富,很早村民就用毛竹做原料造纸,二三十年前,村里的竹木加工企业很是红火。后来,出于保护水源的需要,这些企业陆续关闭,如今仅存这一家毛竹合作社。

“毛竹长到一定年份,必须要砍掉,否则不利新竹生长,竹山会败落。竹子加工是竹山有机更新的一条出路。”鲍品操说,这是加工厂对竹乡最重要的贡献,也是他办厂的初心。尽管这些年毛竹粗加工利润日趋微薄,经营工厂劳心又劳力,鲍品操夫妇仍然想方设法坚持将工厂办下去,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一份收入。

河滩边正在摊晾竹条的李大妈是附近李家村人。她告诉记者,如果天气晴好,竹条、竹丝晾晒一天就够了,“在工厂做一天有两三百元,对阿拉山村人来说,蛮不错了!”

每年,连山毛竹合作社要“吃”掉1500余万公斤毛竹。收购的毛竹,除了来自大堰区域,还包括宁海深甽、新昌小将等附近乡镇,收购毛竹、人工支出等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对竹乡的村民来说,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一斤毛竹,做成竹条、竹丝后只剩3两左右,大部分变成竹屑、竹粉。”鲍品操说,这些“下脚料”依旧有用,可用于制作防潮炭或吸附甲醛的活性炭,很受市场欢迎。整个竹子粗加工,几乎没有“废料”,也不会污染环境。

俗话说“靠山吃山”。仅靠屈指可数的几家小型加工厂来“打理”竹山,显然是不够的,对地处偏远、劳动力缺乏的村庄来说,如何把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帮助村民增收,仍面临诸多困难。不过,在倡导“以竹代塑”绿色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近年来竹加工产业又开始受到重视。

记者从大堰镇政府获悉,最近有客商前来洽谈,打算新办加工厂,利用毛竹“下脚料”加工竹炭等产品,延长竹产业链。“竹子加工是绿色产业。现在,湖州安吉已创立‘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探索从卖竹子向卖碳汇转型,这为大堰竹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能更好地保护竹山资源。”大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标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