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世界百事通!如何解决家门口的矛盾?市人大就“多元解纷工作”开展调研

2023-06-09 15:28:49来源:百度新闻  


(相关资料图)

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进一步夯实人民调解,突出人民调解在矛盾源头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人大6月8日举行的多元解纷工作调研座谈会上,新江湾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黄秀娟认为,群众对多元解纷工作的知晓率、认同感还有待提高。

根据《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本市正积极探索构建调解在先、诉讼断后、有机衔接、协调联动、智慧便民的多元解纷机制。杨浦区人大代表、上海凯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瑜提到,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往往选择诉讼,一些案件被法院退到调解中心进行调解。“我们在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时发现,有些矛盾纠纷完全可以通过先行调解来解决,不必走诉讼路径。”在孙瑜看来,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率不够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解纷工作公信力。比如居委调解成功一起矛盾纠纷,群众需要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但在实践中,司法确认这一块程序比较模糊。建议完善属地化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由调委会制作调解协议书转入司法确认程序。“这样,居民才会优先考虑找居委,在家门口把矛盾纠纷解决掉。”

“从数据上看,人民调解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多,化解率也越来越高,但是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存在。”市人大代表刘正东说,目前本市有两个调解平台,一个是“解纷一件事”平台,一个是法院系统的“多元解纷平台”。而这两个平台存在对接不畅的“两张皮”现象。当事人如果在“解纷一件事”平台上没有调解成功,就要再走一遍程序走法院的调解平台,因为重复调解的程序过于繁杂,导致当事人对“解纷一件事”的接受度偏低,建议打通两个平台的对接程序。

在黄秀娟看来,社区调解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人民调解员薪酬待遇不高、职业前景不明朗,街道比较难招到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调解员,或者招进来留不住,带来一部分调解专业人才和年轻力量的流失。她建议通过加大专业知识培训,提升调解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另外,在社区挖掘一批具专业背景的人员比如退休法官等,建相应工作室。

“基层矛盾千差万别、纷繁复杂,要让每个矛盾都能快速高效化解,得到双方当事人的满意,有一定难度。”杨浦区人大代表、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微徨说,多元解纷一站式平台整合了公检法司、信访、市场监督等各个条线资源,但是边界的模糊可能会导致治理的盲区。要在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就需要在各部门、条块之间建立联动机制,而目前在协作紧密度和运作顺畅度方面还不够充分。不仅要整合资源,进一步深入协作,同时也要注重“分流”,强化各职能部门、条块之间协作对接,持续提升多元解纷行动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慧琳参加座谈会。

原标题:《如何解决家门口的矛盾?市人大就“多元解纷工作”开展调研》

标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