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IT > 正文

解决“卡脖子”问题 让科技创新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

2022-03-09 08:15:40来源:中工网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制造、物流、交通等产业的智能化升级;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在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方面作出重大贡献;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成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技术加快应用推广,支撑碳达峰碳中和……2021年,我国全社会的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创新活动全链条均有突破和成绩。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科技冬奥”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让人们再次领略了科技的魅力。今年两会期间,科技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科技赋能带来怎样看得见的进步?

科技能为生态环境带来什么样的改变?2019年,全国人大代表印萍第一次来到黄海之滨崂山脚下的青岛大河东村时,她的脚下堆积着大量的建筑垃圾,附近是废弃多年的养虾池。为了恢复这片“水草丰茂、沙鸥翔集、生机勃勃”的河口湿地,印萍带领科研团队,为相关部门提供海砂盗采、滨海湿地破坏、危险废弃物非法排放等生态环境损害司法评估技术支持,向检察机关提供湿地生态修复方案建议。如今,这里成为黄海海岸线上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工业领域,科技创新同样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隧道掘进机代表了一个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水平,10多年前一直被国外垄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说,在国家部委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支持下,铁建重工采取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行”的创新模式,实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相结合,仅用了10余年时间,就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自主创新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已经彻底告别了受制于人的时代,并且领先全球。

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陈赣飞建议,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积极推动产业智联网建设,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模式,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跨越难关?

解决“卡脖子”问题,让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才能让科技创新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

由于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低,一些高校院所面临“没有成熟成果可转”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建议,通过打造相关平台,坚持市场化导向,深入探索“先中试、后孵化”模式,加快打造创新成果培育孵化重要基地、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示范样板,进而突破“没有成熟成果可转”的关隘。

“我国每年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转化率仅40%左右”,面对研究成果与实际转化之间的落差,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建议,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选择产业关键位点设置专家岗位,构建“专家领衔、依托企业、引领农民”的协同创新体,合力攻克产业技术“瓶颈”,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企等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利益联结、优势互补、联合经营、合作共赢”等新型经营机制,推进经营规模化,装备现代化。

随着科技创新深入各行各业,科技成果赋能美好生活,科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新发展理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苗辰)

标签: 解决卡脖子问题 让科技创新成为 科技成果转化 看得见摸得着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