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媒体人华少:新品牌时代个人该如何打造IP?

2022-02-07 12:48:15来源:壹点网  

今年抖音“人货场”的逻辑出现了变化,如果说过去大众或者行业注意力集中在达人的打造或者素人的孵化,今年可以称为短视频领域大众IP元年,甚至创始人都开始走向台前争做IP。

什么特质的人可以成为IP?又该如何打造IP?我今天讲的核心就是个人IP的进化。

007.webp.jpg

个人IP演进的第一性原理

当我们想要去孵化一个IP的时候,大家常常用的一个词是“打造”。其实在我看来,IP是进化来的,从来都不是打造出来的。

IP打造的第一原理是:筛选。

大家如果想通过IP业务盈利,想明白这个道理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团队从19年做MCN机构开始,就一直在孵化自己产业链条下的IP并获得商业化层面的高效产出。

IP孵化并不存在一个统一标准甚至标准SOP,IP打造最底层的心法是筛选。

018.webp.jpg

1. 为什么是筛选,而不是打造?

首先,大家要看清一个真相: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IP。

什么是此处我所界定的IP?成长为I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稀缺专业性。专业性是IP的最基础要求,无论是深耕于某个行业,还是一个综合IP,都要具备专业性,为用户提供信息增量、价值增量。

(2)表达欲/表演欲。要有强烈的表达欲,甚至说表演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3)影响他人的欲望。无论打造IP的最终落点是希望为他人带来价值,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实现商业目标的手段,影响他人的欲望都是一个IP不可或缺的要素。

(4)观众缘。行业内的人常常会说,观众缘是一种玄学。后面的内容中,我会从神性、人性、兽性三个维度来解析观众缘,让这个概念具象一点。

IP不同于KOC与KOL的,就是它的稀缺性。从商业角度,选择做IP或者IP衍生的业务,是典型高准入门槛的业务。

对于高准入门槛的业务而言:筛选符合标准的生产资料,也即IP本身,就是该业务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好“筛选”这个第一性的动作,这个业务可能就已经成了一半。

比起“打造”的具体方法论,把符合IP基本底层特质的人“筛选”出来,形成对于筛选环节的方法论和一线手感才是业务跑通的前提。

014.webp (2).jpg

2. 从何处入手进行筛选?

既然IP打造的第一性原理是筛选,那我们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判断?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1)团队基因

团队基因代表了公司创始人的个人心智和团队的组织心智。比如创始人的思维方式、团队信念、团队曾经在哪里吃过红利……这些基因是很难被颠覆的,因为它的颠覆约等于重建一家公司。

我为什么提到团队基因?因为现在有很多机构,可能会开放一些孵化业务,或者希望找个机构帮自己打造IP。但这个时候,无论你是买方还是卖方,都要审视一下自身的团队、自身的基因,与对方的基因是否能够充分做到匹配。你们能否达成匹配,是IP能否做成的重要因素。

(2)业务边界

业务边界其实是说,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你有必要做IP吗?

今年“创始人IP”概念特别火,我希望所有想做IP或者想自己成为IP的人,尤其是企业创始人,先问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有没有必要性?我做这件事合不合理?

对于普通个人而言,后面我会分享的三个IP的强特性,如果你符合,那你可以做。

那么对于公司创始人而言,公司在什么情况下更适合做IP?我目前思考出来的结果是:如果你的业务是To C的,而不是纯粹To B的业务,年销售额大概在5000万到1个亿的体量,还没有超过1亿,这个时候你做IP,把自己活成一个核心渠道,可以获得很好的流量加成和品宣效果。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品牌,公司GMV体量已经远超1个亿,也有相当理想的利润率,那你其实不需要做IP,那样反而会降低组织的运转效率。你可以充分利用全平台去搭建流量大矩阵,拓宽整个商业组织的产能。

(3)IP应然性

所谓应然性,就是具备哪些特质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跨越周期与平台的IP?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重点:神性、人性、兽性结合且有强烈影响大众意愿的人。

 

014.webp (1).jpg

 

在这种IP资源面前,我们就应该使出真本事去争取,或者你审视一下自己,如果很符合这个标准,也可以勇敢地进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