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最美家庭鲍江玲家庭:孝顺感恩 和谐系家

2021-11-30 15:50:37来源:财讯网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互敬互爱,和谐系家

互敬互爱是一个家庭的基石,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二十多年来,我和丈夫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作为双胞胎男孩的家长,从小在孩子的喂养、成长与教育上,都比其他家庭要艰辛得多。孩子小时候只要喂饱了、穿暖了就行,可是青春期孩子教育的难度在孩子上初中以后愈加增大。孩子大了,逆反心理一天比一天强,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行为不被父母认可。骂吧,不听,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但听不进去反而会适得其反。打吧,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透过孩子的心理接近他了解并理解他,和他们处成姐弟式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对父母吐露心声,和我们交流、谈心,然后让孩子们对父母的芥蒂彻底打破,对我们不设防,慢慢地,逆反少啦,理解和宽容多了,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了。

丈夫工作忙,我主动承担了好多家务活,尽量让家庭矛盾由小化了,将孩子之间的冲突减少到最小。每当家庭中出现矛盾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总会是我或者孩子的爸爸出来化解,大家能相互体谅,彼此间的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孝顺感恩,以身作则

父母亲从小就教我们要永远心存感恩。我的父亲60年代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成毕业为爱追随母亲来到云南边远小镇鹤庆,以精湛的外科医学奉献毕生所学,服务于鹤庆的父老乡亲。60岁退休后三年突发脑溢血,父亲从此倒下就没有再起来,全家人携手与病魔抗争。父亲的一切日常都需要我们为之,历时整整12年,作为唯一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我们永不放弃,没有过一句怨言,悉心照料、精心护理,把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关爱给卧病的父亲。也许有人会说:作为子女,应该的!对!情理之中确实是应该的,但十二年如一日的照料与护理,需要的是怎样的耐心、细心、坚持与付出。父亲卧病在床十二年,没有出现任何的皮肤红肿破溃、没有发生任何的褥疮。正是这样的日常、这样的行为与举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影响着孩子,把感恩用行动教会了孩子。孩子放学到家会问候老人、关心老人、会忙前忙后替大人分担,会把我们用在父母亲身上的陪伴用行动演绎给爷爷奶奶。这些造就了我们的双胞胎儿子成为了今天父母眼中、心里的皮夹克,小暖男。良好的家庭氛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产生了。懂得孝顺与感恩,是一个家庭不可缺少的优良美德。

爱国守法,勤俭持家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爱护公共财物,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孩子小的时候,在院子里踢球,弟弟把邻居家的玻璃窗弄碎了,不懂事的小哥俩撒腿就想跑,我们又是说理又是教育,直到小哥俩主动地和邻居承认错误和道歉,并承诺由父母亲请人换上新的玻璃为止。从一件件小的琐事中折射出来的是,我们给孩子的不是责骂,而是让他们明白一个个道理。由于有两个小孩,家里的开销相对大些,从小我们就倡导孩子勤俭节约,尽量避开不合理的没必要的消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要从每一件小事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人走关灯、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良好习惯,并让这些习惯一直伴随着孩子。

积极工作,任劳任怨

人们常把护士称为白衣天使,因为天使是生命和爱的象征,也有人把护士比喻为端尿送饭的人。我是一名护士,孩子的爸爸是一名医务管理人员,作为这样一个医务人员的家庭,我们从不在乎别人怎样称谓我们,而是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把精湛的护理技术给了那些需要我们的病人。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时间给了患者,而忽视了甚至有无法顾及孩子和家庭的时候。我常常对老公说:“累并快乐着!选择了这一行我们就要一直热爱它!因为抱怨只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消极情绪,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确定方向与目标并为之努力,不抱怨不消极,要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是一个能容纳我们不断成长、肆意哭笑的地方,是一个让父母心甘情愿倾尽心血、滞留亲情的地方。家和万事兴,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要靠我们家里的每一位成员来共同经营,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善待好自己的家人,珍惜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