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头条丨深度 | “烂尾楼”对银行房贷业务真的影响不大吗?| 愉见财经
作者 |愉见财经
前些天,本号跟大家聊了聊“烂尾楼”的话题,不过主要是从接盘资金安排与预售制角度讨论的。我们会持续跟进这个话题,预告一下:
(资料图)
1,今晚的稿件,是从“烂尾楼”对银行涉房类贷款业务的影响面来观察的;
2,下周还会出一篇深度,目前“愉见财经”已经采访了多家银行的相关业务人士,聊到的是银行监管账户里的“预售资金”迷踪,记得来看。
好,说今天的正题。前不久呢,被卷入“烂尾楼”舆论的各大银行先后公开回应,大意是说,房贷业务目前占我们贷款余额比例小,风险是可控的。
那么,银行涉房类贷款究竟是何情况?这篇文章将以涉房类贷款发放的主力银行——6家国有大型银行为观察主体,给大家盘点一下涉房类贷款规模、业务占比、不良率等重点指标数据。
一、个人金融业务——个人住房贷款
说到各家银行房贷余额占比较小,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背景便是监管制约因素。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分档设置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并对超过上限的银行设置过渡期,同时建立了区域差别化调节机制。
《通知》颁布后,房贷集中度管理这项重点工作,立马被各大银行提上日程。银行的动作传导至市场后,购房者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房贷审批从严了、放款速度变慢了,甚至有银行直接停贷。回顾当时的新闻报道,标题直接点名房贷“变天”,部分银行表示房贷额度紧张、办房贷要排队:
银行素来有“贷款放年头、存款冲年尾”的习惯,而当时,明明是在2021年年初,房贷额度却不够用,这种情况,再往更早些年去看是相当罕见的。
房贷的“紧俏”程度愈演愈烈,引发监管关注。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回应了市场热议的个人住房贷款趋紧现状,并提出指导主要银行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
所以结论就是,总体看,2021年主要银行的房贷业务规模有小幅增长,但在所有贷款业务中的占比却有所下降,如图1所示:
图1:2020及2021年6家国有大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情况
资料整理自各银行2021年年度报告,愉见财经整理做图。
备注:统计口径方面,如存有集团、本行两种的,以本行口径为准,且剔除境外业务。
6家国有大行中,建行、工行、农行个人房贷业务的绝对规模分列前三甲。这些银行的2021年的个人住房贷款绝对规模有所上升,但在所有贷款业务中的占比却有所下降。以建行为例,其2020年个人住房贷款在所有贷款(包括个人贷款、对公贷款等)的占比为34.73%,到2021年下降到33.96%,中国银行(601988)则从34.71%下降到33.32%。总体看,基本上体现了监管所希望的“平稳有序”。
再来看不良数据。《通知》出台前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显著偏好并不是无条件的,与其资产质量密切相关。像建行副行长就在业绩会上公开表示过,个人按揭贷款等业务资产质量较好。这里以农行2021年各贷款业务的不良数据为例:
可以看出,个贷业务中,信用卡、消费贷、经营贷的不良率分别为0.99%、1.33%、0.64%,而个人住房贷款仅为0.36%;工行的不良数据同样如此,0.24%的不良率在所有类型的贷款业务中表现最优:
个人房贷较好的质量离不开房贷申请人对信用的珍惜。好不容易凑齐的首付,甚至掏空了“六个钱包”,谁愿意看到因为不按时还款,房子重新被收回的情况呢?
二、公司金融业务——房地产行业贷款
除了个人住房贷款以外,《通知》还就行业性质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提出要求。文件中对于过渡期的表述是:
“202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2年;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4年。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业务调整过渡期分别设置。”
到目前,《通知》的首批过渡期还未到期。监管给出的集中度计算公式是:
“愉见财经”观察到,无论是个人住房贷款还是房地产贷款,均处于调整的动态过程中,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单纯压缩两项贷款的余额,而是通过扩大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也就是扩大分母的方式,来使得占比减小。
如下表,6家国有大行2021年的房地产贷款绝对规模均有所上升:
表1:2020及2021年6家国有大型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情况
资料来自各银行2021年年度报告,愉见财经制表。
但比例依然有所下降,例如建行房地产贷款比例从4.11%下降到3.89%。而从不良率来看,房地产行业贷款的表现就没有个人住房贷款那么优质了,多家银行的不良率从2020年到2021年均有所上升。以农行为例,从1.81%上升到3.39%;再与其他行业进行对比,其不良率仅次于制造业和采矿业:
尽管房地产行业的信用风险有所上升,但如果对房地产融资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并不见得能迎来理想结果,这两天也有不少反对取消“预售制”的声音出来。总而言之,处理的主线思想仍应以“稳”字当头。
三、未来房贷业务何去何从?
在年报中,一些银行已经提到了市场上房地产业务相关的风险。讲得比较详细的是邮储银行,提及房地产行业的信用风险上升以及会影响到产业链上下游:
“房企融资大幅收缩,商品房销售景气度持续走弱。房地产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上升,个别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债务违约事件,同时引发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如房屋建筑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家具制造业等的需求下降、资金周转承压。”
其他银行也或多或少提到了涉房风险,并进行了相应表态,这里汇总如下:
根据财报内容,银行涉房的重点行动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响应监管精神。主要涉及各项合规工作,例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继续对商业性房地产投融资实施限额管理等。
二是满足合理需求。例如个人住房贷款方面,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需求尤其是首套房的需求。再如房地产企业方面,积极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均衡、有序投放等。
三是保障平稳发展。不止一家银行提到了“保交楼”的目标,这也是“烂尾楼”业主们最核心的诉求。当然,要想实现“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三保”(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既需住建部门与金融部门形成合力,同时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综合看,在集中度规定的影响下,商业银行早已着手房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并且已经将房地产行业的应对举措贯穿在日常工作中,结合此前银行公示的各项数据来看,确实“影响不大”、“风险可控”。
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落在财务报表上的指标数据,背后承载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希望。对于庞大的商业银行来说微不足道的“可控”风险,对于一个掏空家里所有积蓄还背上巨额贷款的小家庭来说却可能是100%的灭顶之灾。
不论如何,“稳”字当头的环境下需要各方协调,将保障个人住房复工、交房作为首要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建立起防范“烂尾楼”工程的长效机制,对预售机制、资金监管机制等作出进一步夯实与优化,切莫让为住房拼尽全力的那些人们,最后流离失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个人住房贷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
天天热头条丨深度 | “烂尾楼”对银行房贷业务真的影响不大吗?| 愉见财经
我们会持续跟进这个话题,预告一下1,今晚的稿件,是从“烂尾楼”对银行涉房类贷款业务的影响面来观察的...
2022-07-23 -
环球资讯:独家|恒大肖恩:正视问题、吸取教训,积极自救化险 市场解读:确有整改动作,效果有待观察
作者丨吴抒颖编辑丨张伟贤图源丨视觉中国2022年7月22日晚间,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共同公告对此前恒大物业...
2022-07-23 -
环球滚动:花样年:尤尼泰·栢淳公司获委任为新任核数师 7月22日起生效
观点网讯。7月22日,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委任核数师公告。据观点新媒体了解,经考虑公司审核...
2022-07-23 -
当前快看:阳光100公布年报补充信息 13.9亿应收款含授出贷款、支付融资成本
7月22日,阳光100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更换核数师补充公告。该公告披露了前核数师概述的一些需要解...
2022-07-23 -
环球资讯:独家|恒大肖恩:正视问题、吸取教训,积极自救化险 市场解读:确有整改动作,效果有待观察
作者丨吴抒颖编辑丨张伟贤图源丨视觉中国2022年7月22日晚间,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共同公告对此前恒大物业...
2022-07-23 -
天天热头条丨深度 | “烂尾楼”对银行房贷业务真的影响不大吗?| 愉见财经
我们会持续跟进这个话题,预告一下1,今晚的稿件,是从“烂尾楼”对银行涉房类贷款业务的影响面来观察的...
2022-07-23 -
焦点快播:恒大物业134亿元失踪初步调查结果公布 恒大回应:暂未发现个人侵占资金的情况
7月22日晚间,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共同公告,根据独立调查委员会初步调查结果,恒大物业质押相关的贷款通...
2022-07-23 -
当前快看:阳光100公布年报补充信息 13.9亿应收款含授出贷款、支付融资成本
7月22日,阳光100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更换核数师补充公告。该公告披露了前核数师概述的一些需要解...
2022-07-23 -
环球滚动:花样年:尤尼泰·栢淳公司获委任为新任核数师 7月22日起生效
观点网讯。7月22日,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委任核数师公告。据观点新媒体了解,经考虑公司审核...
2022-07-23 -
【全球独家】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被强制执行初步调查披露 夏海钧、潘大荣、柯鹏被免职
7月22日,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共同公告对此前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质押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事项的初步调查...
2022-07-22 -
当前热讯:ESR回购62万股 斥资1203.27万港元
7月22日,ESR回购62万股,占总股数0 0139%,斥资1203 27万港元。近期内,ESR7月21日斥资1744 88万港...
2022-07-22 -
【世界时快讯】碧桂园服务斥资997.28万港元回购48.4万股股份
新京报讯(记者徐倩)7月21日,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当天,公司斥资997 28万港元回购48 4万股股份,...
2022-07-22 -
今日热文:房地产开发板块跌0.27% 鲁商发展涨3.36%居首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2日讯今日,房地产开发板块整体跌幅0 27%,其中,26只股票上涨,10只股票平盘,68只...
2022-07-22 -
天天观点:景瑞控股:预计7月25日到期2.6亿美元票据不能支付
7月22日,景瑞控股发布公告称,将于2022年7月25日到期的12厘优先票据预计于到期时不能支付,未偿还本金...
2022-07-22
阅读排行
资讯播报
- 小鲜驿站线上亮相,延续扶贫助农...
- 环球今热点:2023女足世界杯门票...
- 当前播报:瑞安建业再回购7.8万股...
- 当前快播:互联互通 延边州奋力...
- 环球微资讯!物业丨奥克斯国际20...
- 全球观察:德祥地产再回购60万股...
- 天天观天下!财面儿丨招商蛇口:...
- 热讯:财面儿丨大名城:对子公司...
- 环球热点!苏高新上市科创园资产...
- 【独家焦点】车内VOCs测试及评价
- 全球今头条!空港股份拟为子公司...
- 今日讯!合肥高新创新产业园REIT...
- 每日消息!卧龙地产:终止收购卧...
- 天天热门:青岛市南区一沿海地块...
- 新时代全优智驾——奇瑞艾瑞泽8...
- 环球播报:电机控制如何实现在“...
- 当前短讯!经纬快评:取消商品房...
- 全球报道: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
- 【天天报资讯】南昌市进贤县出台...
- 速递!海口市红城湖片区棚改回迁...
- 环球视讯!航裕电源:汽车仪表电...
- 【全球时快讯】不同荷电状态下动...
- 【独家焦点】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
- 当前热讯:打得一手好算盘!黑石...
- 世界热资讯!纯电动轻型商用车换...
- 每日速讯:华天酒店拟转让娄底华...
- 全球今日讯!金茂华福-金茂商业...
- 天天资讯:文明之美看东方|悬空...
- 每日播报!中金-南京新居保障房一...
- 三米粥铺荣获2022大国消费“金长...
- 世界简讯:深汕合作区一宗医疗卫...
- 新动态:金茂商业4.5亿元ABS状态...
- 东鹏整装卫浴50年感恩大促,距离...
- 焦点热议:广益建发4.7亿元底价摘...
- 【环球报资讯】文明之美看东方|...
- 当前播报:田径世锦赛:朱亚明轻...
- 全球今头条!聚焦科技新成果 第...
- 当前要闻:文明之美看东方|5000...
- 每日快讯!江西春丰实业3.4亿元底...
- 每日信息:延边旅游集散中心7月...
- 精彩看点:中日韩全军覆没 男...
- 短讯!楼房烂尾风险下,期房预售...
- 每日观点:撞柱子更考验新能源汽...
- 环球即时:某 B 级燃料电池电...
- 天天视讯!对话丨凌智:冬奥会后...
- 视焦点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
- 热议:力高健康生活,再造物业神...
- Dasty开启“香水型”家居清洁新...
- 环球关注:无锡城发10.36亿元竞...
- 热文:8月末 我们一起去龙井琵...
- 荣耀加身,载誉前行!网思科技再...
- 昆仑山矿泉水入选“2022年京东超...
- 【新湖南·新引力】好山好水,绿...
- 联邦高登新品餐厨一体化设计,为...
- 科大讯飞携智能助听器亮相消博会...
- “动创龍光” 探拓户外2023春夏...
- 2022郑州中考第一批次录取学校名...
- 2022年郑州中考分数已经公布可进...
- 郑州市公布2022年普通高中录取分...
- 远离炎热,与合创Z03一起蓄电出发
- 建设银行莆田分行:“717 美好...
- 革新未来视觉,隐耀科技力量 |...
- 持续精研高端路线,梦洁高品质蚕...
- 麦澜德开启未来领导人计划,5G训...
- 时效性平均优于海运5天优于公路1...
- 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公益属性 国家...
- 世界时讯:天恒集团11亿元中票将...
- 世界快资讯:本地国资终成建业二...
- 永和商用渠道再发力,用臻情守护...
- 北京市阶段性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
- 焦点要闻:深圳光明西田社区超15...
- 世界观天下!融信(福建)投资集...
- 天天资讯:国开行:2022年上半年...
- 植入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标准...
- 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上半年“...
- (避坑指南)苏州配眼镜哪里好?...
- 全球今热点: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
- 全球播报:万科企业:成功发行30...
- 更多筹码进入流通 科创板将进一...
- 焦点热议:中南建设收江苏证监局...
- 焦点热文:汇景控股完成交换要约...
- 今日观点!山东济南莱芜区高庄法...
- 当前观察:热评丨爬坡过坎这半年...
- 全球热点!新城控股:61.72亿元...
- 今日热议:让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 当前热讯:资色丨地产修复力度增...
- 上半年普惠型小微贷款整体上继续...
- 激励约束作用初步显现 碳减排责...
- 【全球时快讯】奥园集团:上半年...
- 焦点滚动:德信服务回购378.3万股...
- 世界百事通!王曼昱一周内两胜伊...
- 世界信息:冯彬世锦赛“一掷定乾...
- 热点聚焦:上海城投控股6.32亿元...
- 观热点:人民网评:维护网络安全...
- 精选!因未及时进行业绩预告更正...
- 世界新消息丨建发国际完成配售30...
- 资讯推荐:惠誉将合景泰富评级下...
- 当前最新:中俄体育嘉年华:近百...
- 动态焦点:新华网评:依法处罚滴...
- 每日消息!国家网络安全底线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