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你愿意跟子女同住吗?

2023-08-17 06:56:35来源:互联网  

当“老龄化”与“少子化”现象日益加剧,“养儿防老”的传统还能美好持续吗?


【资料图】

最近,大妈带着这个直击心灵的叩问,仔细阅读了由大家保险集团联合尼尔森IQ在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全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商业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为将来的退休生活提前做足功课。

根据白皮书显示,城市居民家庭结构以双老携子独孙为主,89%老年人倾向与子女“同城不同住”的居住方式,既能保持独立又能享受亲情。其中44%老年人希望子女经常回家探望,如探望次数越少,老年人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越严重,也正因为如此,大家保险提出:“一碗汤的距离”是两代人居住的最好距离。

大妈注意到,白皮书还深度洞察了医疗保险、安全保障、生活照顾、文化娱乐、社交陪伴这五个维度的养老需求痛点。总体来说,多数人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是满意的,但对于高需求的医疗保健和安全保障类服务往往不甚满意,93%的老年人感到就医诊疗困难,有3成老年人对急救距离和基础设施最为担忧。除此之外,包含出行、家务、饮食等日常的生活照顾,以及文化娱乐服务则处于低需求状态,至于社交陪伴的需求,则主要靠亲人和熟悉的社交圈满足。

这样看来,对于身体健康持续走“下坡路”的老年人来说,子女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他们,才能让他们收获真正的快乐。

大妈相信,总有一个地方,待我们霜染白发时,让我们医有所医,养有所养,乐有所乐。

在“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每一次不分昼夜的紧急响应,每一趟用心专业的康复之旅,每一次给予长者力量的搀扶……总能让乐居于此的长者们,时时被温暖和安全感萦绕。

故事01

“非常满意,特别感谢!”

7分钟疾速抢救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2019年,住在大家的家·北京友谊城心社区的一位阿姨突发急症,收缩压已高于180mmHg,呼吸困难,头痛欲裂。社区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马上做应急处理,一边帮老人缓解症状,一边联系急救车和家属。在等待急救车的时候,医生判断情况紧急,当机立断,直接将老人送到隔壁的三甲友谊医院,老人在脱离危险后,对这样的处理表示非常满意。

养护部主任说:“那次从咱们社区把阿姨送到友谊医院,只用了差不多7分钟。”

据养护部主任介绍,社区有一套非常清晰、顺畅的紧急就医流程,做过很多次演练,面对老人的突发急症,医护团队也能做到迅速响应。

“如果发生在白天,是护士和客服陪老人去友谊医院;如果是夜间,则是总值班和护士一起去。到医院后,客服或总值班负责挂号、交费,护士陪伴老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罗主任说。实际上,北京友谊城心社区已经发生过好几例紧急送医的情况。

而“大家的家”品牌旗下的城心医养社区里,都设有“大家长者医疗服务中心”,依托自有医生护士团队、链接外部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常见病诊疗、慢病管理、医疗护理、急病救治、重症绿通”的全场景医疗服务,让老年人朋友住进来之后,没有后顾之忧。

故事02

“一辈子追求的安全感,在养老社区找到了。”

凌晨7点钟的焦灼等待

“妈妈”是奶奶最信任的亲人

清晨7点,90岁的华奶奶一个人坐在护理站,等着“妈妈”上班。

“昨天夜里又有人闯进我房间了!”见到胡春草时,华奶奶一把攥住了她的胳膊,身子凑过去,小心翼翼地说。

胡春草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遇到这样的状况了,她是大家的家·北京友谊城心社区的护理员,同时还是社区“认知症专区”的负责人,而在专区,像华奶奶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

对于认知症老人来说,唤醒他们的记忆认知非常重要。为此,每个老人的房间内外,都尽量还原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华奶奶曾是电影学院化妆专业的老师,她的房间,大多与电影元素相关。刚开始,华奶奶几乎拒绝一切社交,只躲在房间看电影。在陪华奶奶看了几天电影后,胡春草发现老人十分关注电影里的服化道,于是便找来了高温丝、人造毛发等材料,华奶奶在拿到这些材料后,第一次露出了对某件事感兴趣的神情,并开心地捣鼓了一整天的“针线活”。

胡春草知道,干预老人病程的机会来了。她开始赋予老人工作职责和社交身份,“我们的话剧需要一位服化道专业指导,您得帮我们共同完成创作”。在得到如此重要且擅长的分工后,华奶奶每周五都会准时参加话剧创作。所谓的话剧创作,其实是专区应用国际前沿照护技术,聘请舞动治疗师和音乐治疗师,对认知症老人制定的预防和延缓认知症发展的非药物干预手段。

在得到大家的肯定后,华奶奶开始给工作人员取各种家人的称呼,并分享“隐秘的事”。胡春草每次听到华奶奶说房间有人潜入时,都一遍遍了解事情经过,并以陪伴、随叫随到等的方式让老人安心。

胡春草觉得,“安全感”是眼下最真实的情感需要,无论如何,都要“千方百计”地去满足,正如“康乐服务”标准中提及的“大家五维康乐服务体系”,在陪伴长者的过程中,要围绕老人的身体、认知、情绪、社交、精神多个维度,将传统养老服务中“我服务你”的生活秩序,转变为“我们与老人共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群体理想。

用生命的终点回看人生,是“大家的家”许多工作人员探寻生命本质的全新视角,而胡春草也通过这些老人,得到了爱的能量。

(文中华奶奶为化名)

故事03

“老伴,以后我又可以陪你看夕阳了。”

80岁的爱情:还想陪你散步看夕阳

“他一个人太孤单了,这六十来年,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我不放心。如果还能像之前那样,每天陪他散散步、看看夕阳,一起说说年轻时候的事儿,就够了......”

这是来自江奶奶的心声。江奶奶在半年前的一次摔伤后,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导致肌肉萎缩,无法站立行走,自此,她和李爷爷这对携手走过了六十年风雨的科研伉俪,被这场意外打破了生活的宁静。

当大家的家·北京朝阳城心社区的骨科康复中心团队成员们听到江奶奶的心愿后,无不深受触动,并迅速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专属康复计划,先借助德国先进设备以及医学训练疗法,再融入提升精神状态、恢复社交意愿等一系列相关治疗,最终让江奶奶焦虑的心情得以缓解。

每一天,李爷爷都陪着江奶奶,到大家骨科康复中心接受治疗,而中心的康复师也把李爷爷当成了自己的长辈,在进行到系统化的医学运动训练时,康复师还用彩色卡纸记录她每天的点滴变化。“这小姑娘真不错!”这是江奶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之后的几周,江奶奶状况日渐好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已经从卧床到能够短暂站立,直到能被搀扶着缓步行走了。

如今,江奶奶已经成功实现了独立行走的目标,好记得那一天,江奶奶难掩内心激动,笑得合不拢嘴。

“老伴,以后我又可以陪你看夕阳了。”江奶奶在说这句话时,李爷爷抹了抹眼角的热泪,一旁的工作人员也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在65岁及以上老人中,约28-35%有过跌倒经历。超过50%的老人因跌倒后损伤而住院。不同部位的骨折、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机体能力下降、抑郁......一个小门槛、一块瓷砖、一小滩水都有可能引发老人跌倒骨折和一系列并发症。

此外,我们从白皮书的洞察结论中,可以窥见: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在家务方面往往力不从心,24%的老人觉得干家务比较辛苦,20%的老人苦于找不到可靠的家政人员。在调研中,有11%的老人表示需要洗澡、如厕、更衣等个人护理。

这些隐患和需求,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在“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都设有一个“康复中心”,专攻老人最常见的心脏、骨科、神经疾病,力求用精湛技术和专业能力服务长者,实现按病程从急性期、恢复期到维持期的医疗、康复、护理紧密融合的全周期服务,让老人和家属正陷入无助时,能够及时给予更好的照料。

大家的家

大妈的“城心”至选 大妈的“诚心”推荐

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说过,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而社区,正是连接城市与家的关键支点。

从“白皮书”的洞察结果来看,目前居家养老模式(占比72%)仍是主流,原因是老年人对熟悉的生活及社交环境有依赖性。与此同时,发展正酣的机构养老则成为了人群的第二顺位选择(占比21%),而医疗资源、与三甲医院的距离、服务品质、餐食、园区活动、慢病管理、健康指导等,是养老家庭对机构养老的综合考虑因素,此外,老年人群考虑更多的是机构的位置,他们希望和子女距离近一点。

“大家的家”懂得每一位长者的情感需求,为老人构筑起“安全之堤”的城心医养社区,用四年的时光,在行业内首次开创出一个成熟的“城心养老”模式。用四年的时光,打破了养老生活远离城市的“陈规印象”,让老人从离开社区的大家,到亲近子女的小家,只需要“一碗汤的距离”。

今天,大妈从一个个故事里,看见了一个更全面的“大家的家”。对于社区的工作者而言,四年的时光,从老人一个个朴实的心愿中,始终坚守着“使命必达”的信念,是成长,更是对良善本心的滋养。

对于“大家的家”而言,四年的时光,积极探索医养服务的更多可能性,是构建一个“大家”的温暖,也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对理想主义锲不舍而不舍地追寻。

记得离开社区之前,许多老人告诉大妈,在这里住得越久,越舒心,在这里知交的人越多,就越依赖,越放心,就像身边又多了很多家人。

大妈觉得,在长者心中凝结成眷恋的美好服务,不仅是完善的设施与舒适的环境,更是硬件条件的基础之上,设身处地的洞察需求,精于专业的照护能力,德于品行的至诚陪伴……唯有这样,才不辜负“服务大家百岁人生”的初心。

更多的故事,

请长按识别下方“大家的家”公众号二维码,

收获更多美好、更多幸福。

扫码了解更多故事

-广告-

标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