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化 > 正文

融入沉浸式表达 “会馆有戏”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时光隧道

2021-10-12 13:38:21来源:北京晚报  

杂技与民乐同台上演《新十面埋伏》《落玉盘》,三弦与萨克斯相遇在《夏日皇宫》,民乐奏响《超级玛丽》的旋律……昨晚,在前门地区青云胡同,“会馆有戏”系列演出之“遇见颜料”在颜料会馆上演。这座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晋商会馆在这场充满创意、融合古今的演出中焕然一新。

“会馆有戏”系列演出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东城区委宣传部、西城区委宣传部、北京演艺集团承办。颜料会馆位于东城区崇文门外芦草园,由山西省颜料、桐油商人建于明代,在历史上就是一处集祭祀与观戏功能为一体的汇聚之所。如今的颜料会馆经多次修缮,成为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晋商会馆之一。

演出由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歌剧舞剧院、北京民族乐团、中国杂技团共同呈现。与湖广会馆京味京韵的主题不同,颜料会馆演出紧抓其鲜明的会馆本体文化,充分展示颜料会馆所蕴含的地方特色,以“民乐+”为主题,加以多样的艺术门类融合嫁接,串联起颜料会馆与现代的演出审美,既有“旧”的深厚韵味,也有“新”的现代创作。

整场演出以民乐为主,又融合京剧、舞蹈、杂技等演出形式,分为“缤纷之夜”“千古晋风”“花好月圆”“杨柳新枝”“小巷情深”五部分,突出山西会馆、颜料会馆、丝竹会馆三大特色。演出由北京曲艺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菁,北京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员于海音主持,汇聚了北京演艺集团旗下文艺院团的多名优秀演员,同时还特别邀请到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梅派传人郑潇以及乐器制造大师李乐平。

演出入场环节通过民乐曲和戏剧表演《胡同回声》,营造了一个轻松谐趣的沉浸空间,引领观众们在丝竹声声里进入观演状态。演出以绛州鼓乐脉动的鼓点作为开场,与会馆文化相呼应,把观众带到千里之外的太行山侧。绛州鼓乐《牛斗虎》、民歌与笛子《开花调》、京剧与民乐《贵妃醉酒》、杂技与民乐《落玉盘》等节目先后上演,多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演绎给观众带来一场既有北京特色,又有山西风韵的精彩演出。

除了舞台演艺区,演出现场还设置了乐器制作展示区,老师傅现场制作二胡、琵琶、中阮。现场以锣定场,以鼓代掌,前后两部分区域让观众充分融入到会馆氛围中,杂技柔术舞袖,民乐弦琴笛阮,经典的曲目、精彩的演奏,融入沉浸式表达,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时光隧道,共同领略中华国乐的意境之美。

为充分发挥会馆小而精、小而美的空间,北京演艺集团充分调动集团旗下创作骨干,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基于颜料会馆特有的演出空间和文化展开创作。“能够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戏台上演出,我感到十分荣幸。在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戏台上,很多前辈艺人们登台献艺留下‘剧院魅影’,这也激励着我做好民族文化传承者,别丢祖师爷的脸。”北京曲艺团副团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菁说。

据悉,按照市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北京演艺集团还将和东城区、西城区密切合作,根据会馆旧址建筑和空间特点,推出系列“会馆有戏”演出节目,持续为北京市民带来更多经典之作、名角名剧名段和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形成“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会馆”的生动局面。(牛春梅)

颜料会馆本月对外开放

昨晚,东城区颜料会馆迎来“会馆有戏”精彩民乐表演,这是颜料会馆修缮完成后的首场演出。本月内,拥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颜料会馆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打造成为前门地区的文旅打卡地。

去年,东城区编制出台《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2025年)》,对文物保护利用、焕发新时代价值提出明确要求,努力实现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按照实施意见,我们对东城多处会馆旧址再利用进行探索。针对颜料会馆,我们结合颜料会馆的颜料色彩、民族器乐、北京胡同等文化元素,尝试通过第三方社会运营的方式,引入专业文艺院团,本月内将面向公众开放,同时进行售票演出,盘活历史建筑,让文物‘活起来’,惠及大众。”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薛洪峰说。

目前,东城已引入北京演艺集团作为颜料会馆的艺术团体,每周将进行定期演出。“山西是我国民族音乐大省,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名段都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百年之前,这个会馆的戏台上就曾经是一派管弦丝竹之音。演出将以民乐为主,通过相声、鼓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既能让游客观众感受到山西味道,也能体会到京味京韵。”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说,北京演艺集团拥有中国杂技团、中国评剧院、北京儿艺等9家院团,杂技、评剧、歌、舞、音乐剧等11个艺术门类,将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

下一步,东城区还将进一步推动会馆演出扩大到其他会馆旧址,同时探索研究汀州会馆等前门地区的会馆活化利用,彰显会馆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李瑶)

新闻内存

颜料会馆

位于东城区前门地区青云胡同22号,由来自山西省的颜料、桐油商人建于明代,拥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京城兴建较早的商业会馆之一,在历史上是一处集祭祀与观戏功能为一体的汇聚之所,其“前庙后馆”的格局是明清会馆建筑常见的形制。会馆占地面积为8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34平方米,内设戏台一座,于2009年修缮完毕。之后作为办公服务用房使用。

标签: 融入沉浸式表达 “会馆有戏” 带领现场观众 穿越时光隧道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