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 > 正文

浮动收益型业务占比明显提升

2025-08-29 07:50:30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报记者 朱艳霞 实习记者 王婉君

8月2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总保费5250.88亿元、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7.3%、6.9%。

“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很高。”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表示,上半年业绩体现了“三个主动”成效:一是战略主动,坚定不移推进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强化长期可持续发展及全渠道协同发展策略;二是转型主动,聚焦降本增效、产品业务多元化、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建设等领域,持续推进深层次变革转型;三是发展主动,无论是新单还是续期业务均跑赢大市,市场份额同比有所提升。


(资料图片)

分红险实现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强劲增长,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同比提升超45个百分点。其中,个险渠道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分红险快速增长,占个险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

中国人寿总精算师兼总裁助理侯晋介绍,上半年,中国人寿新单业务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缺口缩短到1.5年,为应对利率风险打下很好基础。同时,公司积极增强成本收益匹配成效,负债保证成本同比下降59个基点,为管理未来利差损风险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9月1日起,普通型、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以及万能型保险产品保证利率上限将分别下调至2.0%、1.75%和1.0%。

对此,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公司已做充分准备,在新产品储备、销售管理、人员培训、系统建设、政策宣传和舆情监测等方面,形成贯穿前、中、后台的综合化经营管理体系。预定利率调整后,公司能够迅速响应,敏捷推出新产品,夯实资产负债统筹管理的综合化产品供给与销售管理能力。

加快推进渠道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随着“报行合一”、产品定价动态调整机制、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以及万能险新规、规范保单分红等措施落地,人身险业经营逻辑加速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效率提升”转型。

上半年,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快速增长,较2024年同期重述结果提升20.3%。其中,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243.37亿元,同比提升9.5%。银保及其他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178.8%。

在稳健经营基础上,中国人寿加快推进渠道转型升级。利明光介绍,上半年,公司个险渠道持续推进营销体系改革,不断提升个险销售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银保渠道积极落实“报行合一”降本增效,实现保费规模、新业务价值双提升。

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力为59.2万人,基本保持稳定。银保渠道客户经理为1.8万人,人均产能同比提升51.8%。

利明光指出,在全渠道发展思路指引下,中国人寿持续推进各渠道稳健发展。根据行业发展新形势,公司对各渠道的定位为:个险渠道继续发挥核心渠道作用;银保渠道提升为重要的战略支撑渠道,在“报行合一”背景下,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团险渠道着力打造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保险的主渠道;互联网渠道作为增量运营资源板块,稳步探索、积极推进。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7.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8%。上半年,净投资收益率为2.78%;总投资收益率为3.29%。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介绍,上半年,公司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

“权益投资是应对低利率环境稳增长、稳收益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权益投资上始终坚持均衡、分散、多元的配置结构,既关注新质生产力等增长性细分领域,也关注高股息股票配置。”刘晖表示,去年以来,中国人寿坚定看好权益投资市场机会,加大了投资力度。

刘晖认为,债券市场利率将维持低位波动,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市场底部相对夯实,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对下半年A股市场保持乐观。中国人寿将持续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在此基础上,公司下半年的投资配置思路将围绕“配置资产坐稳、弹性资产做优”展开,保持中性灵活的配置策略,使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维持在较低水平。

标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