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年轻人对择业的真实看法
近日,“今年高校毕业生909万创历史新高”再成热议话题。两个多月后,这些毕业生就将走进社会寻找工作。
今年的就业形势如何?年轻人有什么期盼?让我们听听年轻人对择业的真实看法。
不要让产业工人“断代”
█ 吴 宽 上海 马努艺术创建人
我们公司从事创意设计,与制造企业是背靠背的命运共同体,经常深入工厂,驻场品控。
前段时间,两名女性员工从公司离职了。一个是刚毕业的海归设计师,负责产品设计;一个有20多年工作经验的制程工程师,负责生产工艺导入。她们平时都需要下工厂,与各种产品工艺以及工人打交道,将产品从纸上变为现实。按说她们已不是一般产业工人,而是工程师设计师,但还是另寻他途了。
以刚毕业的海归设计师为例,家里花了大心思培养,费钱费力,寄予厚望,估计不愿孩子下工厂,怕脏累,在亲戚朋友面前,也不够有面。女孩子尤其如此,唯恐嫁不到好人家,更谈不上阶层跨越,下一代如此循环,没个盼头。什么都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来得实在。
从两名女性员工离职,回顾这几年上游制造行业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我真担心咱们国家会不会出现产业工人“断代”?
现在许多年轻人,包括他们的父母长辈,普遍不看好技术工人这个职业。面对就业,选择很多。上个短训班,就能去游戏公司上班,不脏不累;从事网络直播带货,个人产值可能比一家公司还高,既风光又实惠。从父母心理出发,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宁可在家啃几年老,也没必要急着让孩子进工厂,“廉价出卖劳动力”,在“社会底层”干一辈子。
如今,不是企业招不到人,而是制造企业招人难。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求职者还是很多的,与制造行业争夺人力资源是不争事实。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
社会越发达,产业链越是往高端发展,制造业也需要全面产业升级,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但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也没跟上,制造业与年轻人之间有越走越远的危险。
在我看来,未来制造业会越来越多地应用机器人,而高端智造需要大量高学历、高技能的产业工程师,包括女性在内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在制造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为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微 宇整理
爱上没有“天花板”的职业
█ 刘意文 四川成都 润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工人
我于2019年6月从中德(成都)AHK职教培训中心毕业之后,顺利进入成都润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成为一名五轴加工中心工人。
20岁的小伙当工人,还不是一个主流的选择。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更多的是做销售或从事服务行业,每天活跃在城市中心很热闹,只有我整天在城郊的工厂跟机器打交道,看似枯燥,但也有真正的乐趣。
生产是动态的,并不是只要开动机器就什么也不用管了。我每天除了操作设备之外,还要观察产品,及时发现问题。如果加工出来的零件品相不好,我作为这个车间的工人就要负责解决。上个月,我在检查加工出来的零件时,发现光泽度不够、尺寸不合格,我判断肯定是刀具出了问题。果然,在我刃磨刀具之后出来的零件真的就是良品了!工作的这些瞬间,总让我有很大的成就感。
除了对“当工人”真正的工作状态不了解之外,可能年轻人对制造业这一行业也不了解。初中毕业后,我感觉自己对机械感兴趣,在择校时就选择了专门培养制造业人才的中德(成都)AHK职教培训中心,毕业的时候很快就拿到了3份工作,都不需要自己四处去求职,待遇方面我也很满意。
近年来,我们国家制造业产值连年递增,正在从制造业大国通往制造业强国,人才需求是很大的,而且技术工人是一个可以不断进阶的岗位。技术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并不是吃年轻饭,经验丰富的工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出在哪里,很受人尊重。加上生产技术不断在革新,谁也不能说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技术。可以说技术工人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职业。
我现在的目标就是从工人进阶到工程师,未来自己能够独当一面,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我师傅那样的技术工人。我对未来中国的制造业充满希望,更充满信心,希望无数个像我这样的一线工人发出的微光,为祖国的制造业贡献一份力量。
王明峰 朱小路整理
技术工人的春天到了
█ 朱志军 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水电工
从小父母就跟我说,跳出农门,唯有一条升学路可走。读中学的时候,我也曾想着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成为一名都市白领。可是成绩始终不理想,最后只考上了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建筑设计,走上了一名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之路。
我目前在公司的广州知识城酒店项目做水电工,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为了保障项目质量和建设进度,常常要加班加点。很多人认为,我们这个行当职业窄、工资低、没前途。确实,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人必须要能吃苦、肯钻研,要能忍受四海为家的漂泊和没日没夜的工作状态。
虽然这并不是我最初的人生目标,但我从未后悔成为一名建筑工人。相反,我干得很起劲,还很骄傲——看着自己参与的建筑项目渐渐长大的时候,我能深切地感受到我是祖国建设的一分子,是新时代的建设者。
这几年国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出台了不少政策,以培养更多专业化的技术工人,但是我的很多同学依然不愿意成为一名技工。在大多数人看来,上大学是最好的出路。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认知,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但我常常想,我们正走在制造业强国的路上,如果没有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没有那么多人愿意从事一线的技术工种,工业强国之路又从何谈起呢?
去年12月,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我看得热血沸腾。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当好新时代的技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公司,我常听同事们讲述深圳地标建设者贾金宣、广东省技能竞赛冠军曹玉华、农民工党支部书记郭红伟的故事。他们是我的同事,是从寂寂无名的普通技工成长为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的代表,是传承工匠精神的代表,我以他们为榜样。
我很庆幸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行业,也感念于所在企业对于技术工人的重视。企业有专门的制度推动农民工向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化,给予我们全方位的培训;有专门的师傅帮带,还定期组织技能竞赛,我们的职业平台、技能舞台变得越来越宽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很想对如我一样不得不进入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们说,切勿妄自菲薄,如今技术工人的春天到了,未来大有可为。
现在我正在学习画图纸和使用建筑软件的技能,希望自己能够快速脱颖而出,成为时代需要的大国工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报记者 程远州整理
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 印 疆 四川乐山 餐饮老板
当年我从职中毕业之后,回到老家,正逢父母所在的一家纸厂在招工。
作为一名“工二代”,当时作为厂里资深技术骨干工人的父母直接把我带去厂里见习。他们的初衷是希望我也能凭借熟能生巧的一技之长,留在这个离家只有两公里左右的厂里,以便一家三口相互照应。
于是,最初我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厂里最基层的纸车操作工岗位开始做起来,随后又在机修工、质检员、运纸工等岗位轮流锻炼。有时在各个生产线流水线上和父母擦肩而过,我也只能点点头,匆匆而过。
没多久,我就开始感觉有一些身心不适应了。
首先是因为我自幼有鼻炎,众所周知,纸厂排污中,总会有一些刺鼻难闻的化学污水味道,它们常常会加重我的症状。于是那段时间,我时常会有意无意多一些擤鼻涕、挖鼻孔、擦鼻子的小动作,自己有些尴尬,让别人看见也有点损害形象。
其次,我感觉在厂里上班限制了自己发展,每天就家里厂里两点一线,循环往复。而且,当时四川省内造纸行业竞争压力较大,对于我们那个生产技术和排污设备相对滞后、创新力度不足的传统纸厂,工资经常不能按时发放,对于涉世之初的我这样的“90后”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煎熬。
第三,在厂里没有太大的晋升空间。如果待下去最后啥也学不会、不精通。至于想要拓展思维眼界,更是海市蜃楼一般的幻想。
所以,综合考虑权衡之后,我决定离家出去打工,扎扎实实学一门手艺,顺便近距离接触大城市的时代脉搏和心跳。
后来,我选择了餐饮行业,从厨师开始做起,慢慢学管理和营销,如今走上了管理者的岗位。
在我看来,无论是技术工人,还是脑力劳动或者管理阶层,必须要正确结合自身实际考量权衡所要从事的职业,作出最有效的决策和行动,才能让自己从工作中获得最大的乐趣和满足感。
黄自宏整理
当骑手比当工人自由
█ 游国栋 北京 美团昌平回龙观站点骑手
2014年,我从部队退伍,先后从事的几份工作都不太满意。2016年,经战友介绍,我来到美团当了一名骑手。当时他跟我讲,收入挺好的。果不其然,工作半年后,我对这份工作感到满意。
做外卖骑手的门槛不高,不需要成年累月的沉淀。大伙儿开玩笑说,会骑电动车就能干。我每天都穿行于回龙观附近的大街小巷,从早上10点多开始送单,晚上9点左右结束,一天跑下来大概送40多单,多的时候也能达到50多单。
虽然工作相对辛苦,但只要肯吃苦,收入也很可观。现在我每个月收入有1万元出头,这在河北老家来说已经算是高工资了。家里除了妻子,我还有一儿一女。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这份收入对我很重要。从我身边的骑手来看,大多数人都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有两个孩子的人也不少。压力之下,可以选择的岗位其实不多。在我看来,骑手这份职业的最大优势就是严格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每一分收入都是“可视化”的,只要肯付出足够的时间和体力,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除了令自己满意的薪酬外,“自由”也是我们骑手普遍认同且坚持这份职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便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但是至少一直在见识不同的人和事物,不像待在工厂那样,整天面对的都是机器。骑手工作自由度较高,工作时间更自由和灵活,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干活。对我来言,薪酬高、工作时间自由的外卖骑手,远比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更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北京经过这些年的疏解,一般制造业基本上都疏解出去了,制造业就业门槛逐年提高,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力将成为主流。要成为一名高级技术工人,没有十年八年的工夫,根本做不到。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和普及,让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我想,当一名骑手,凭劳动吃饭,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不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吗?
本报记者 贺 勇整理
存够钱去大城市学美容
█ 王 勤 贵州习水 骏华鞋业有限公司制鞋工人
今年父亲过生日的当天,他发了条微信朋友圈:“女儿懂事了!”配图是我给他发红包的截图和一张我的生活照。看到微信那一刻,自己的内心涌起一股暖流。
2020年初,我进入骏华鞋业成为一名车间工,负责做鞋面。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半,中午休息一小时,一个月两到四天假。这是我第一次挣钱给爸爸过生日,还买了蛋糕、做了一桌好菜。
鞋厂里有很多车间,每个车间负责鞋子不同部分的生产,就是一条条流水线,工资按计件结算,工人大部分年龄偏大、妇女居多,像我这样19岁的年轻人很少。工作刚开始还很新鲜,干久了其实很枯燥,无论是做鞋头、鞋扣还是做鞋跟,成天都在跟鞋打交道。虽然做鞋是技术活,干一年多才可能独立地做出一双整鞋,但做多了就没什么挑战性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工厂里做鞋,总觉得不太时尚和体面。我身边有男孩子进厂被女朋友说没有上进心,很快就辞职干别的去了。说实话,同快递员、送餐员之类的工作相比,他们工作时间自由而且挣得还多。做鞋,每天上班时间固定,休息的时间少,还需要不断精进手艺和速度,特别是加班赶货的时候会非常累。我们的工厂是代加工,因此,再优秀干得再好,也就是个制鞋工,岁数大了身体也吃不消,没什么成就感。
现在,我每个月工资三四千元,这在县城还算不错,厂里管住宿、管伙食,但这并不表示我会干很久。我想等明年存够钱,就去大城市学美容,出去见见世面,学到技术再回县城开店。(汪志球 李 佳整理)
标签: 年轻人对择业的真实看法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
当前观察:平安不动产“借新还旧”2022年第三期15亿公司债票面利率定为4.10%
中华网财经6月27日讯深交所消息,近日,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披露2022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
2022-06-27 -
今日热议:南通启东2宗宅地8.43亿挂牌 未设新房限价将于7月26日出让
6月24日,南通启东市吕四港镇挂牌2宗住宅地,将于7月26日采用“限地价+摇号”方式出让,均未设新房限价...
2022-06-27 -
【环球速看料】济南城市建设集团20亿公司债券发行结束 票面利率3.75%
6月24日,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开发行2022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结果公告。据观点新...
2022-06-27 -
世界速看:一周公告合辑丨偿债高峰来袭 房企流动性压力持续
鲁商服务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世茂服务2021年收入83 434亿元同比增长66%。慕思股份今日上市发行价格38 93元 股
2022-06-27 -
引来阵阵叫好声 互联网账号“一键解绑”手机号被一些人看作是“最值得期待的服务”
据媒体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上线一键解绑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号查询注册绑定的互联网应用账号...
2022-06-27 -
热议:2021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2.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24%
6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全国住房公积金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
2022-06-27 -
全球新资讯:鲁商生活服务:拟全球发售3334万股股份 发售价5.30-7.92港元
6月27日,鲁商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全球发售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拟全球发售3334万股股份,其中香港...
2022-06-27 -
环球微速讯:银亿股份:已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 完成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6月26日,银亿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重整计划执行进展的公告。公告显示,关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2022-06-27 -
今日热门!广东: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0.60万亿元,同比下降3.2%
6月24日,广东统计信息网公布2022年1—5月广东房地产市场运行简况。1—5月,广东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0 6...
2022-06-27 -
结合区域实际和群众需求 丰台国有房屋租金减免第一阶段进度已达100%
北京市丰台区1+3+N政策组合拳已在多个领域持续推进。截至6月23日,丰台国有房屋租金减免第一阶段进度已...
2022-06-27 -
观速讯丨鲁商服务拟全球发售3334万股 发售价5.30-7.92港元
6月27日,鲁商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该公司拟全球发售3334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333 4万股...
2022-06-27
阅读排行
资讯播报
- 今日要闻!方便跨城买房 多地公...
- 【速看料】中房协搭建平台 下月...
- 世界播报:贝壳重生
- 世界今亮点!多地“解绑”非中心...
- 视点!锂电池自放电测量方法:动...
- 【世界时快讯】【地评线】中安时...
- 环球快讯:【2022中国有约】宁夏...
- 天天热文:基于NSGA-Ⅱ算法对发...
- 【天天热闻】损害大、成瘾快、花...
- 环球最新:广西启动花样滑冰“选...
- 每日聚焦:“在突破中传承,在传...
- 每日报道:男选手19年来首次颗粒...
- 当前速读:华裔乒乓球运动员倪夏...
- 每日热门:游泳世锦赛,中国跳水...
- 快报:【地评线】紫金e评:“好...
- 当前动态:北京金泰地产拟底价575...
- 焦点滚动:绿景控股正式退市,公...
- 每日视讯:国内首发┃整车级LTE-...
- 【时快讯】公维洁:强制性国家标...
- 全球快报:【大美边疆行】乌拉盖...
- 全球简讯:合肥松绑楼市“放大招...
- 当前速读:锂电池自放电测量方法...
- 今日播报!公务员进村卖房:没有销...
- 华英会两大公会——江晨&腾飞公...
- 天天速讯:游泳世锦赛:中国花游...
- 每日简讯:津门虎队赢得两连胜
- 当前热议!“混编”国足将出战东亚杯
- 世界热资讯!专为大型电动汽车打...
- 当前滚动:2022年第二届银川沿黄...
- 全球热讯:游泳世锦赛花游项目结...
- 每日热闻!荣盛发展:拟4.92亿元...
- 【世界热闻】雅居乐获得8.94亿港...
- 每日速递:领地控股:已根据交换...
- 当前信息:“天空地网”全覆盖监...
- 环球热资讯!场边VAR设备被晒爆...
- 全球视点!麒麟电池相关专利情况
- 当前播报:建发物业:张国钧辞任...
- 世界时讯:大美边疆|他们,守护...
- 天天观热点:荣万家:刘勇罡因个...
- 世界热文:大美边疆行·黑龙江丨...
- 每日热议!空气悬挂在新能源汽车...
- 每日关注!国内唯一“三高一多”...
- 全球球精选!守好“中国粮仓” ...
- 仁膳和元酵素在人体的功用,不可不知!
- 新五年 新玩法 新生态|《大国...
- 爱慕股份旗下女士家居服合集,夏...
- 广东华兴银行亮相第十一届金交会...
- 芙艾联合艾尔建学苑成功举办2022...
- 世界微头条丨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
- 当前讯息:太不容易!别辜负TA~
- 世界视讯!【走进县城看发展】河...
- 【独家】新华全媒+|把饭碗牢牢端...
- 全球快报:成都大运会延期至2023...
- 【天天快播报】南京:计划将筹集...
- 全球快资讯:中南建设:控股股东...
- 世界热文:夜读·房企融资|中国...
- 世界今日讯!西门子工程咨询服务...
- 世界微头条丨万科斥资约5179.79...
- 今日播报!融创房地产:“PR融创0...
- 环球聚焦:不撞?怎么知道汽车安...
- 今亮点!再次征战世预赛 中国...
- 世界观热点:上海汽检顺利完成20...
- 【快播报】上海汽检汽车NVH开发...
- 滚动:国乒WTT冠军赛名单出炉:...
- 环球新动态: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
- 速讯:嘎玛顿东:我的家在高原,...
- 热门:三人篮球世界杯:小组赛1...
- 热文:学习总书记用典|习近平在...
- 天天观天下!一场中超比赛之后,...
- 环球滚动:金观平:坚持防汛抗旱...
- 每日观点:【地评线】太阳鸟时评...
- 世界速读:商用车惯性试验台
- 天下秀旗下虹宇宙联手艾菲奖,开...
- 大众通信云呼小号入驻华为云云商...
- 福瑞达生物股份荣膺“2021山东社...
- 福瑞达生物股份荣获2021年度“美...
- 共祭中华人文始祖 同品金徽美酒...
- 膜法世家牵手王心凌,实力出圈全...
- 中安建培:赋能建工企业 成就职...
- 饮水升级|昆仑山矿泉水连续6年...
- 随着支付行业大环境改变,代理商...
- 专访REVA执行总裁Kunov.Alidor:...
- “猕猴桃女孩”请查收脱毛指令!...
- 波司登发布21/22财年财报:营收...
- 云启点“支付+”场景拓展,助力...
- 蓝河绵羊奶亲和好吸收,用满满营...
- 依托深圳供电局“双碳大脑”平台...
- 空间公式 创想装搭丨2022东鹏空...
- 多数跨国公司仍将中国视为首要市...
- 开护肤品店,当然选有保障的嘉柏...
- LG新能源新建电池研发中心 扩大...
- 全球要闻:平安不动产:拟发行15...
- 焦点讯息:恒大地产:拟召开“15...
- 今热点:中国奥园:回笼资金1.05...
- 视焦点讯!和讯曝财报丨佳兆业美...
- 1—5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
- 看热讯:中国双胞胎组合王柳懿/...
- 【全球时快讯】北京城建:25亿元...
-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我国基本建立...
- 焦点日报:怎么报考、待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