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人离开京津冀,长三角增量“腰斩”
【资料图】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期,各省份陆续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在“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的大背景下,地方人口数据变化尤为引人关注。
在已公布的23个省份中,浙江以净增37万人位列第一,因“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尚未披露数据,其能否蝉联“人口增量冠军”还有待确认;湖北、安徽以净增14万人并列第二,江西则以10.58万增量排在第四位,紧随其后的江苏、广西净增人口也突破两位数,达到10万人。
总体来看,虽然目前已有6个省份实现两位数人口增长,在不算上广东的情况下,已追平2021年。但锐减的增量数据,直白地暴露了各地的人口压力——
一方面,2021的增量“佼佼者”纷纷被调减。除浙江增量接近减半外,湖北、江苏、福建人口增量分别减少40.74万、18.1万、25万,广西减少得最少,增量从18万回落至10万。
同时,从区域来看,回调趋势同样明显。其中,长三角2022年常住人口增量十年间首次跌破100万人,实际仅增加47.46万人。而京津冀的情况更不容乐观,继2021年减少29.84万人后,2022年人口流失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42.3万人。
按照学界的观点,人口负增长一旦开始,将会持续较长时期。这意味着,吸引人口保持机械增长将是接下来地方竞速的发力重点,而继2017年“抢人大战”推动具有一定学历和技能的人口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后,新一轮“抢人大战”是时候开始了。
长三角:增量跌破50万
截至目前,23个披露数据的省份中已有16个人口自然负增长。其中,山东、河南、安徽、甘肃首次由“正”转“负”,北京则是在2003年短暂出现负增长后,20年间第二次负增长。
对比来看,2021年人口自然负增长省份一共是13个。当然,越来越多省份开启“负增长”状态,并不令人意外。正如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一位研究员所言,当生育更替水平低于2.1,“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走向负增长”。
自然增长乏力,机械增长成为地方“稳人口”的主要办法——通过吸引外来人口,实现人口净增长。上述研究员提到,上海、江苏等地虽然此前执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通过大量吸引外来人口,在人口规模上一直表现不俗。
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分别为-0.92‰、-1.12‰,浙江、安徽保持正增长,但也只有1‰、0.05‰。在这样“紧平衡”的状态下,长三角全年净增人口达到109.21万人。
到了2022年,安徽也转入自然负增长,“-0.93‰”对应减少5.7万人,而浙江自然增长率也已逼近临界线,自然增加人口仅0.3万人。也就是说,在浙江、安徽全年净增人口中,分别有36.7万、19.7万是“受吸引而来”。
需要强调的是,长三角作为经济高度活跃的地区,长期保有较高的人口吸引力,过去十年间,区域内常住人口增量规模一直保持在100万人以上。但2022年三省一市净增人口仅47.46万,创历史新低。其中,上海人口减少13.54万人,为10年间人口减少最多的一次。
京津冀:减量超40万人
京津冀的情况更不容乐观。继2021年负增长29.84万人后,2022年人口流失规模扩大至42.3万人。
具体来看,北京已连续六年常住人口“温和”负增长,2022年人口减少最多,为4.3万人;天津则连续两年净减少人口规模在10万水平;最大的变化发生在河北身上,继2021年减少15.84万人后,2022年流失规模接近翻倍,达到28万人。
从增长构成来看,京津冀2021年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96‰、-0.93‰、-0.43‰,2022年北京也转负(-0.05‰),天津尚未公布相关数据,河北则进一步扩大至-1.71%。由此计算,在河北去年减少的28万人中,自然负增长12.7万人,意味着还有15.3万人净流出;北京自然减少0.1万人,人口净流出规模则达到4.2万人。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在受访时指出,随着京津冀在全国大盘中经济份额减小,在此背景下,就业岗位变化势必会影响人口流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占全国GDP比重为8.29%,而2012年这一份额为9.5%,十年间呈现下降趋势。对比来看,同期长三角占全国GDP比重保持相对稳定,2012年为23.7%,2022年为24%。
有观点认为,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吸纳人口的主力,2014年开始主动“减量发展”后,常住人口减少是一个必然结果。但如果河北“兜不住底”——除了就业岗位,还有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品质,都会影响普通人“用脚投票”的选择,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人口规模。
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前,在以“动批”为代表的北京商贸服务业外迁过程中,河北承接了大量人口,2014年至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增加22万人。但其中一些产业远离了北京又很难存活,打工人“往就业岗位多的地方去”也就在情理之中。
一位人口学专家也提到,京津冀的经济分布结构与长三角、珠三角很不一样,除北京外,其他两个省份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北京又更倾向于“高精尖”,如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但从人口结构看,“现在流入流出的人口中,高端人才毕竟是少数。”他提醒道。
江西贵州由负转正
从2022年各地常住人口的变化中,还可以看到,产业发展已成为一些地方“扭亏为盈”的主要筹码。
以江西为例,常住人口增量由2021年的-1.46万人转变为2022年10.58万人,这里面,自然增长仅1.1万,机械增长达到9.48万人。
内蒙古的情况相似,常住人口增量由2021年的-2.8万人转变为2022年的1.17万人,不同的是,其自然增长人口仍然为负,减少5.4万人,通过吸引6.57万外来人口,方才实现“转正”。
陈耀表示,江西这两年“涨势”不错,把稀土、锂矿等战略性资源的优势发挥了出来,在培育新能源产业上有不错表现,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内蒙古除了畜牧业外,能源基地建设、“东数西算”工程等布局,都为其吸引外来人口提供了支撑点。
不过,另外两个“转正”的省份,形势仍颇为严峻。
其中,贵州常住人口增量虽然由2021年的-6万人转变为2022年的4万人,但具体来看,其人口自然增长就有14.3万人——是已公布人口数据的省份中自然增长量最多的一个,也就是说,贵州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下“自己人”。
而甘肃2022年净增2万人,其中包括机械增长人口2.1万,但在陈耀看来,甘肃尚未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动能,产业上缺乏亮点,还将面临比较困难的人口外流局面,“一个年度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
显然,经济和人口是联动的。数据显示,贵州人均GDP曾长期排名全国最末,在2015年、2017年、2018年连续超越甘肃、黑龙江和广西,排名升至倒数第四,而甘肃在被贵州超越后,至今排在最后一位,2022年人均GDP仅4.5万元,约等于浙江人均GDP的38%。
该拿什么吸引人口?
长三角是不是在“虹吸”京津冀的人口?目前披露的数据还不能直接证明这一点,但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发展思路下,细分行业向特定区域集中的趋势也愈发明显。
图片来源:新华社
比如,根据第三方招聘平台数据,杭州日前放话“吸走”了北京和上海的人才,而流入杭州的人才中,有近三成进入了“IT\互联网\游戏”行业——杭州的优势领域。(猜你想看:《“虹吸”京沪?杭州离一线还有多远》)
在陈耀看来,区域格局中,产业分工和岗位多寡是影响就业人口转移的关键。他强调说,一个地方的吸引力有多大,取决于区域内的就业岗位和公共服务品质。特别是随着Z世代走向社会,地方政府更需要研究当代年轻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供给。
按照受访专家的观点,鼓励支持生育的效果并不能很快显现,在2017年那一轮“抢人大战”拉平了绝大多数城市的落户门槛后,接下来应该拿什么吸引人口保持机械增长,是考验,也是机遇。
标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
上实城市开发去年录得收入110.22亿港元 股东应占溢利4.07亿港元
3月22日,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终业绩公告。观点新媒体从公告...
2023-03-23 -
天天观点:雅居投资控股2022年净利润2118万港元 同比减少约16.81%
3月22日,雅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业绩公告。观点新媒体从中获悉,期内...
2023-03-22 -
微速讯:永利澳门(ADR)(WYNMY.US)3月22日收盘报9.45美元/股,涨1.18%
截至2023年3月22日(美国东部时间)收盘,永利澳门(ADR)(WYNMY US)报收于9 45美元 股,上涨1 18%,成交量254 0股。
2023-03-23 -
上实城市开发去年录得收入110.22亿港元 股东应占溢利4.07亿港元
3月22日,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终业绩公告。观点新媒体从公告...
2023-03-23 -
世界今日报丨报告:受访者预测未来3至5年中国体育市场年增长率在5.2%以上
(记者邢翀)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22日在北京发布《全球体育行业调研(第七期)中国报告》。报告显...
2023-03-22 -
监管近期将组织保险行业协会及8家险企调研聚焦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影响
3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为引导人身险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银保监...
2023-03-22 -
天天观点:雅居投资控股2022年净利润2118万港元 同比减少约16.81%
3月22日,雅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业绩公告。观点新媒体从中获悉,期内...
2023-03-22
阅读排行
资讯播报
- 莘莘学子的意思是什么?莘莘学子...
- 环球简讯:张家界莓茶你知道吗?...
- 每日讯息!莞最早见于哪里?“莞...
- 世界即时:莆田工艺城你去过吗?...
- 莫华炳你认识吗?莫华炳个人资料...
- 莎曼莉护肤你了解多少?莎曼莉源...
- 热消息:莫山山是谁?莫山山个人...
- 《莉莉安》是哪部专辑的主打歌?...
- 世界新资讯:莉娅是什么游戏里的...
- “莎”字怎么读?“莎”的基本含...
- 【环球时快讯】乔治·莫兰迪画中...
- 莎丽是什么动画里的角色?莎丽相...
- 《莫名的童话》什么时候发表?《...
- 全球速读:沙拉布莱曼是谁?沙拉...
- 环球快讯:莫之许是谁?莫之许简介
- 环球观察:莫小晓你知道吗?莫小...
- 莘字怎么读?莘字最早见于哪个时...
- 天天新消息丨京能置业拟增发A股...
- 要闻:“生面孔”扎堆进京抢地 ...
- 全球新动态: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
- 环球快资讯:北京冬奥会冠军高亭...
- 【天天报资讯】热度空前!40余家...
- 环球关注:天房发展:取消为控股...
- 德国早期教化观念史研究
- 因完成出售多宗物业 上海证大料...
- 天天新动态:观点年度论坛 | ...
- 时隔一年国足“减脂”后出战 能...
- 全球球精选!现场丨越秀地产TOD...
- 观点年度论坛 | 王英臣:代建...
- 环球看热讯:财信发展子公司为其...
- 雄飞新征程,再添新华章!永和食...
- 一年免租机会+美食娱乐嘉年华 |...
- 焦点播报:西安至美地产约1.32亿...
- 【天天播资讯】观点年度论坛 |...
- 全球今日讯!广州黄埔区出台“信...
- 【天天新视野】新时代新征程新伟...
- 创造与魔法冰龙草刷新时间怎么算...
- 茶晶石的功效与作用
- 每日焦点!招商积余聂黎明:资管...
- 华发股份:成功发行10亿元超短期...
- 世界视讯!招商积余江霞:物管收...
-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HK)3月2...
- 【播资讯】现场丨思睿集团合伙人...
- 全球微速讯:第一届全国学生(青...
- 实时:19座城市纳入首批区域再生...
- 当前速读:天津中小学推广排球操...
- 财经聚焦|餐饮消费开年加速回暖...
- 天天微速讯:观点年度论坛 | ...
- 突围破局,开拓创新,杨国福持续...
- 焦点日报:内地REITs高溢价吸引...
- 当前速讯:白玉晶:让雷锋精神在...
- 8部门:7种途径助力农村残疾人就...
- 世界快讯:大连原中昊光明化工研...
- 今日关注:江苏选定20个县开展民...
- 融资成本持续缩减 | 再融资表...
- 最新:营造新业态良好消费环境
- 每日看点!研究成果合集 | 2023...
- 河北省首届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课程...
- 世界实时:“蝶后”张雨霏亮相全...
- 探访新工体:体验感大升级,这里...
- 96岁!杉内寿子刷新围棋最高年龄...
- 环球焦点!现场丨广东房协会长王...
- 环球即时看!广州城建拟发行15亿...
- 当前简讯:斯诺克WST精英赛:庞俊...
- 完美保健课堂分享:你知道抗衰老...
- 中国国际时尚消费高峰论坛 暨首...
- 世界观察:十字架与吸血鬼第一季...
- 天天日报丨保定楼市2023迎来狂飙...
- 天天快看:上海嘉定江桥首家盒马...
- 环球百事通!新场景|国智长沙智...
- GIA美国宝石研究院重磅推出GIA小程序
- 今日播报!攀岩全锦赛落幕 龙见...
- 热门:雅居乐:预计2022年归属股...
- 团结香港基金就香港青年置业问题...
- 当前时讯:长春中韩示范区挂牌出...
- 观点:人贩子判死刑你支持吗?
- 稳健发展、乘势而上!金螳螂连续...
- 每日速递:河南前2月财政总收入1...
- 赛场内外的汪顺:温柔周到又“充...
- 微资讯!四川龙阳天府新区建设投...
- 一乡一品 赋能酉阳
- 举办马拉松,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
- 全球速读:运动风险因素,您健身...
- 环球今日讯!江苏园博园建设公司...
- 315必看 医美坑 如何避?
- 消息!河南荥阳挂牌出让558.43亩...
- 招商蛇口拟转让深圳商航置业100%...
- 环球今亮点!北京获得2023/24赛...
- 新华全媒+|冬闲田里油菜花开——...
- 天天观焦点:前2月全国一般公共...
- 长沙无户无房小孩属于长沙生源排...
- 父母在长沙无房无户子女可以在此...
- 环球今热点: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网...
- 对中国足球,一位老足球人有话说
- 【报资讯】全国跳水冠军赛中屈居...
- 今日要闻!全国跳水冠军赛:陈芋...
- 【天天快播报】远洋集团递延次级...
- 焦点消息!全国跳水冠军赛王宗源...
- 全球热点!绿城服务深夜披露诉讼...
- 全球速讯:中国最大的佛教网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