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员谈履职)

2023-03-06 17:49:06来源:人民日报  

张德斌代表——

拓展乡亲们的增收致富渠道

本报记者徐驭尧胡婧怡


(资料图片)

全国两会前,天刚蒙蒙亮,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杨树房街道战家村党总支书记张德斌代表就出了门,沿途不时同村民攀谈几句。前段时间,他一直在推动战家村引进和推广无人机喷洒农药等新技术。“只有广泛接触群众,才能更好地为大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张德斌代表说。

面对村民年龄总体偏大、种地意愿不强、收入普遍偏低等挑战,村两委推动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乡亲们的收入稳定提高。“要推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展乡亲们的增收致富渠道。”张德斌代表说。

张德斌代表发现,目前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在一次调研中,他来到一处村庄外的水库。这座水库使用超过40年,已经无法满足高标准农田的用水要求。“农田标准不断提高,咱们水利设施的建设也要赶上啊。”当地一个农民的话让张德斌代表印象深刻。

今年以来,张德斌代表走访多个村庄、农业专家、政府部门,形成一个关于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议。他呼吁有关部门加大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专项投资,建立起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张德斌代表说。

石培文委员——

实践探索推动“农文旅”融合

本报记者孙龙飞人民网记者郝 帅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事。”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委员说,甘肃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旅游资源大省,应该利用好资源优势,加快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加快推动乡村发展转型升级。

“要让文化赋能农业,旅游拓展农业。”石培文委员介绍,近年来,甘肃文旅产业集团充分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加快乡村民宿、温泉旅游开发和农特产品销售,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开始显现。

在调研中,石培文委员发现,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过去自然环境恶劣、村民靠天吃饭,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地村民吃“旅游饭”、挣“旅游钱”,蹚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石培文委员认为:“要着眼进一步盘活乡村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掘农村地域特色、推动农业创意产业发展。”

经过认真思考,石培文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适时启动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创建工作,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扩容升级,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向更加标准、更加规范、更大规模方向发展。”

“我们要让更多乡村绽放美丽光芒,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石培文委员说,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意实践,为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增添新动能。

李利代表——

创造条件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

本报记者张伟昊

“过去老乡们住在大山里,交通、水源、生活都成问题,如今赶上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乡亲们搬出来过上了好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谈及这两年生活的变化,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利代表笑容满面。

“搬出大山,只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步。”这两年,李利代表体会最深的还是年轻人外流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留守儿童等问题。多次走访调研下来,李利代表感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重点在发展。要创造条件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让乡村振兴能够接续发展,这是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2022年6月,李利代表牵头在阿妹戚托小镇打造以生产手工刺绣、民族服饰等为一体的民族非遗文化体验街,通过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宣传推广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美食等。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的工作目标,李利代表携手社区共同强化新市民就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居家加工、进厂务工等方式,让新市民就近就业。李利代表的这些经历为撰写议案建议提供了重要支撑。

李利代表建议:“政府应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上给予更多支持,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更大帮扶助力,让群众凭本事吃饭,靠勤劳致富。”

崔雪琴代表——

人才入企壮大乡村产业

本报记者杨彦帆邵玉姿

“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投身乡村建设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代表说,2006年,她回到家乡创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通过传授传统手工织布技艺,带领十里八乡的农村妇女走上脱贫增收路。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崔雪琴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每次调研结束,她都会给村民留下自己的电话,方便随时联系沟通。“只有真正和乡亲们想到一起、站到一起,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崔雪琴代表说。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振兴。”走访脱贫群众、走进乡村企业、走到田间地头……从赞皇县大桥庄村到龙堂院村,崔雪琴代表走了20多个村。一路调研一路整理,她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壮大涉农龙头企业,有助于实现产业振兴,让更多村民就近就业。

“涉农龙头企业要发展,关键靠人才和资金,而这恰恰是基层最薄弱的环节。”崔雪琴代表说,调研中,她发现很多乡村都有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好项目总是发展不起来。

为此,崔雪琴代表建议大力实施“人才入企帮扶工程”,选派优秀干部包联脱贫地区涉农龙头企业,做好国家乡村振兴方针政策的宣传解读、企业规划把关和政策资金的使用监督,通过建设、壮大一大批龙头企业,推动乡村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标签: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员谈履职)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